学术职务 ——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抑郁焦虑障碍工作委员会主委、精神分裂症工作委员会副主委、综合医院精神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协作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第六届常委、妇女精神医学学组顾问、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研究协作组顾问、焦虑障碍研究协作组顾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性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身医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健康分会副会长;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委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兼抑郁障碍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理事、心身医学专科分会创始主委、精神医学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顾问、行为医学专科分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参加编写《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失眠症防治指南》、《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青少年抑郁障碍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抑郁症》等。

获得荣誉 ——

首批上海市青年医学专家、上海市第七届“银蛇奖”提名奖、同济大学骨干教师、教学先进个人,入选百名上海市卫生系统“新世纪青年医学专家荣誉墙”。

获得奖项 ——

上海铁道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铁道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陆峥 / 精神医学科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精神医学科主任

座右铭——"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

  • 焦虑抑郁失眠应激心身障碍与性心理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规范化诊治。

点赞:1436

医疗特色 ——

作为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近40年来致力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精神卫生工作,为推进综合医院精神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工作口碑优秀、医术精良,获国家卫健委和中国医师协会“人民好医生”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优秀心理卫生工作者”、“首届同济名医”等称号。

科研成果 ——

负责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脑计划),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科技部卫生行业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2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抑郁症》等专著10余部、参编8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SCI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WHO中国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上海市科协青年优秀论著二等奖、上海铁道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铁道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等。

教学成果 ——

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虚拟教研室OBE教改项目负责人,主编和参编10余本教材,目前在读博士、硕士11名,已培养博士、硕士43名,也培养了数千名全国优秀临床精神科研修生和进修医师。获评上海—日本“浅井”教育奖、同济大学骨干教师、同济大学教学先进个人、同济大学泰禾卓越医学教育教授奖。在国内率先开展全国精神科量表的引进与编制、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制定与培训推广工作,三次参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并多次参加编写多部全国精神科临床专业指南。

其他情况 ——

曾获上海市首批青年医学专家、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上海市第七届“银蛇奖”提名奖、入选百名上海市卫生系统“新世纪青年医学专家荣誉墙”、践行健康中国行动-全面心理健康促进工程特聘专家等荣誉、上海市医学会专科分会委员会优秀主任委员、同济医院“十佳”科技人员等。在“新冠”疫情期间,带领全国同道开展疫情心理援助及科普等工作,参与制定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精神科互联网诊疗专家建议》。获得专利3项。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中文版、《General Psychiatry》《J.of clinical and basic psychosomatics》《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中文版《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国际精神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门诊时间 ——

专家门诊:

特需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需预约 )

专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