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上海市第二届医师协会理事l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二届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l上海市病理专科医师规培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病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呼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呼吸病临床-病理诊治联盟”副会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评审员(评审组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胸部病理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呼吸病理学组组长同济病理联盟主任委员新疆克拉玛依市特聘专家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病理质控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专家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科技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讯评委上海市医学会普陀区病理学组组长普陀区病理远程会诊中心主任《中华病理学杂志》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8个国内外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研究近四十年,全国知名呼吸病理专家。擅长外科病理诊断和细胞学诊断,在呼吸和纵隔病理诊断上形成病理诊断特色,特别是在肺和胸膜肿瘤、间质性肺疾病(ILD)、结核病和结节病、职业性肺病等疾病的诊断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带领团队国内率先(1999年起)开展ILD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诊断),诊断准确率达到96%以上,根据自己多年的病理诊断经验,执笔撰写了“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规范”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分别发表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供全国同行推广使用;承担全国各地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会诊工作(每年完成500余例),参加过中央干保局组织的为国家领导人的会诊工作。
国际上首创诱导痰结合投射电镜无创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在国内率先开展冷冻肺活检病理诊断,国内首次报道了VATS肺活检诊断的一例“急性间质性肺炎”;首次报道了中国“特发性胸膜肺实质弹力纤维增生症”病例,是国内最早报道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不确定类型“气道中心性肺纤维化”的团队之一。
承担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教学工作,是同济大学临床病理博导和硕导,同济医院临床病理学教研室主任,讲授“病理学”、“高级病理学”、“临床病理学” ,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人,研究生在2012年、2013年、2020年获得同济大学和教育部“优秀毕业生”称号,2012年易祥华获得同济大学“最受欢迎的研究生导师”称号。
一直致力于间质性肺病(IL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承担和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40余篇。研究和成果主编和参编医学专著 《肺弥漫性疾病》、《肺移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肿瘤学》和《呼吸病学》等9部医学专著。四项课题被鉴定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获得2009、2012年、2013年和2021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四次,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
易祥华:男,1959年12月生,同济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病理学教学三十余年,擅长外科病理、细胞学和超微病理诊断。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病理学和肺科病理学。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和研究,有关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多次获得上海市科研基金资助。多次受邀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上作专题报告并参加亚太呼吸病国际会议交流。现承担全国各地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会诊工作。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上海市科委医学重点项目2项,有三项课题被鉴定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2009年和2012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两次。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发表在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IF 10.69), Pulm Pharmacol Therap, Diagn Pathol, Can Respirl Jounnal, Ultrastruct Pathol等国际杂志以及中华系列和国内核心期刊。参编钟南山院士主编的医学专著《呼吸病学》以及《肺弥漫性疾病》、《肺移植》和《肿瘤学》等五部。现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间质病学组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评审员(ISO1 5189病理专业认可评审员)、上海市医学会病理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病理质控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专家、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上海市卫生科技评审专家;中国临床康复杂志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委以及《Journal of Cytology》、《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1)Assess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MEK Inhibition in a KRASG12C-Driven Mouse Model of Lung Cancer. Clin Cancer Res.2018; 24(19):4854-4864. (Corresponding author, IF=12.532) 2)Aberrant phosphorylation of SMAD4 Thr277-mediated USP9x-SMAD4 interaction by free fatty acid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Cancer Research,2017;(Co-first author, IF=12.704)3)GPRC5A reduction contributes to pollutant benzo[a]pyrene injury via aggravating murine fibrosis, leading to poor prognosis of IIP patient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39 (2020) 139923 (Corresponding author, IF=7.960) 4)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HOX2 and RASSF1A Methylation for the Aid in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FPE Specimen. Frontiers in Oncology.2020. (Corresponding author, IF=6.242) 5)Microarray-Identified Genes and MicroRNAs Associated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2019. (Corresponding author, IF=4.714)6)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multiple organ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0;182(3): 436-437. (First author, IF=11.986) 7)Histology subtypes and polyp size are associated with 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rcinoma of colorectal serrated polyps: a study of 499 serrated polyps. Am J Cancer Res,2015;(1):363-374. (Corresponding author, IF= 4.156)8)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病理工作委员会.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 41(11):833-839. (通信作者)9)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胸部疾病学组. 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规范.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47(2):81-8610)全自动DNA定量分析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价值.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通信作者)11)吴运瑾,易祥华.美国胸会/欧洲呼吸学会(2013)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国际多学科分类解读.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44(3):158-163.12)吴运瑾,徐浩东,易祥华等.结直肠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9) :588-592.(通信作者)13)顾盼,方霞,易祥华等.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9):664-670. (通信作者)14)曾郁,吴运瑾,易祥华等.宫颈中肾管增生两例.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5(5):336-337.(通信作者)15)张宗梅,易祥华.1,25(OH)2D3抗肺纤维化及其机制和研究进展.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 (通信作者)16)张宗梅,顾盼,易祥华等.骨化三醇对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1):1910-1912. (通信作者)17)方霞,顾盼,易祥华等.β-catenin表达下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AB2吉非替尼耐药性的影响.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通信作者)18)易祥华,何国钧,刘鸿瑞,李惠萍.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和脱屑性间质性肺炎的比较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27(42):373-377.(第一作者)19)罗本芳,李惠萍,易祥华,陶巨蔚,吕寒静,方霞,张宗梅,张龙,任胜祥,楮海青,李霞,曾郁.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痰液沉淀物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通信作者).20)方霞,易祥华. 肺腺癌国际多学科最新分类解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35(2):135-138. (通信作者)
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研究近四十年,全国知名呼吸病理专家。擅长外科病理诊断和细胞学诊断,在呼吸和纵隔病理诊断上形成病理诊断特色,特别是在肺和胸膜肿瘤、间质性肺疾病(ILD)、结核病和结节病、职业性肺病等疾病的诊断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带领团队国内率先(1999年起)开展ILD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CRP诊断),诊断准确率达到96%以上,根据自己多年的病理诊断经验,执笔撰写了“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规范”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分别发表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供全国同行推广使用;承担全国各地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会诊工作(每年完成500余例),参加过中央干保局组织的为国家领导人的会诊工作。国际上首创诱导痰结合投射电镜无创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在国内率先开展冷冻肺活检病理诊断,国内首次报道了VATS肺活检诊断的一例“急性间质性肺炎”;首次报道了中国“特发性胸膜肺实质弹力纤维增生症”病例,是国内最早报道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不确定类型“气道中心性肺纤维化”的团队之一。承担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教学工作,是同济大学临床病理博导和硕导,同济医院临床病理学教研室主任,讲授“病理学”、“高级病理学”、“临床病理学” ,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人,研究生在2012年、2013年、2020年获得同济大学和教育部“优秀毕业生”称号,2012年易祥华获得同济大学“最受欢迎的研究生导师”称号。;一直致力于间质性肺病(IL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承担和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40余篇。研究和成果主编和参编医学专著 《肺弥漫性疾病》、《肺移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肿瘤学》和《呼吸病学》等9部医学专著。四项课题被鉴定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获得2009、2012年、2013年和2021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四次,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
专家门诊:周一至周五
特需门诊:
专病门诊: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电话:(021) 56051080 (021) 66111140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72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