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医院研究生教学办公室根据同济大学医学院制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统一安排医院的研究生教育计划。同济医院拥有24个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点,22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点,建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招录、培养、答辩、毕业、学位授予严格按照同济大学医学院进行。目前有博导58名、硕导98名,导师资格认定严格按照同济大学导师资格认定规章制度进行。
主要学位点特色
内科学
心血管内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科室,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首批国家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心律失常诊疗培训基地、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学科带头人刘学波教授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兼心血管影像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FACC、FESC、FSCAI。科室拥有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4人。心血管内科为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中心示范中心,拥有心血管重症、冠脉介入、心脏起搏、电生理和射频治疗、先心和心脏瓣膜结构、肺血管病介入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超声心动、无创心电检查和心脏康复等专业组,亚专科齐全,诊疗规范,其中多项特色优势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科研成果发表在《Science》等高等级学术期刊,在JACC分册,《EuroIntervention》,《 JAHA》及《Metabolism》等欧美权威期刊发表系列开创性心血管临床相关性研究成果;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863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临床研究项目等二十余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标志性成果。
消化内科是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同济医院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基地,住院医师和消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消化病学院内镜培训基地,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带头人杨长青教授是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分会候任主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主委,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消化分会主委。科室拥有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7名,是上海市西北片区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消化疾病诊疗和科研中心,特别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微创治疗、幽门螺杆菌精准治疗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863项目、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专项资助、上海市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领军人才计划、上海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上海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在内的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等标志性研究成果。
血液内科是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科室,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学科带头人梁爱斌教授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科室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在全国较早提出正常核型急性白血病分层诊治和预后评估体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综合治疗,CART细胞精准靶向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推广、白血病干细胞DNA损伤反应机制的研究、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主持承担科技部中美合作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课题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呼吸内科是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邱忠民教授,中国咳嗽联盟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兼哮喘学组副组长。科室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8名。科室拥有无创、有创呼吸机、多导睡眠监护仪,肺功能检查仪、电子支气管镜、胸腔镜、床边心电监护仪和除颤仪等先进临床仪器及设备,可开展各种成人呼吸疾病的诊疗技术。尤其在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领域形成显著特色,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学术地位。慢性咳嗽研究团队在学科带头人邱忠民教授的带领下在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或做专题报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项,并受邀参与中国《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版及2015版)》的修订,部分研究成果被2015版美国咳嗽指南引用,其科研成果“慢性咳嗽规范化诊治的临床研究”获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内分泌代谢科是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科室,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张克勤教授是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委、上海市骨质疏松学会副主任委员。科室拥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科室在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和各种代谢性骨病、甲状腺疾病、肥胖、肾上腺疾病和内分泌性高血压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和临床特色,已成为上海市西北地区内分泌及代谢病的临床和科研中心。内分泌代谢科现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项目7项,局级项目4项。科研成果在《MCB》,《JBMR》、《Bone》、《Endocrinology》等国际、国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肾脏内科是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余晨教授是中国生理学会肾脏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浦江人才,首届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获得者。科室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人。现有透析机50台,CRRT 5台。以危重肾脏病、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慢性肾脏病防治为诊疗特色,并在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脏病管理方面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JASN、J Immunol等国内外知名专业期刊。
外科学
骨科是上海市一流学科主干建设学科,是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科室,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程黎明教授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组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专科委员会,上海医学会创伤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室拥有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0余名,目前已成为上海市西北地区最大的骨科诊疗中心,以脊柱微创手术、足踝外科复杂畸形矫正、关节微创置换、骨肿瘤的保肢手术、复杂四肢与骨盆创伤修复为特色。在微创重建和再生修复方面临床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项目等3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Nature Medicine》等高等级学术期刊,科技影响力居全国先进行列,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等。
神经外科为医院特色学科及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骆纯教授,担任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创伤专业委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外科年鉴》神经外科主编,世界神经外科协会联盟会员。科室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8名。科室临床及科研特色主要是神经肿瘤的多模态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及基础与临床研究、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及相关研究,以及功能性疾病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神经肿瘤、颅脑损伤及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量居于上海市前列。近年来科室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神经外科专科综合排名居于上海前列。
普通外科是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胡志前教授,担任上海市中西医学会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科室拥有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9名。腹腔镜技术已经熟练应用在普外各个专业,在肝胆胰肿瘤、胃肠道肿瘤、甲乳肿瘤、血管疾病等综合治疗领域居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科室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
泌尿外科是医院特色学科,是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科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育部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学科带头人吴登龙教授是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性教育协会男性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在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的诊断治疗中有显著特色。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等10余项;近5年来获国家专利50余项。学科现开放床位75张,教授/主任医师5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名。
胸心外科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梅运清教授上海医学会胸外科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脏大血管专科分会委员,“江西省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副理事长,2011年名列全国30位“中国儿童慈善感动人物”之一。科室拥有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3名。科室以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为特色,择期手术治疗成功率达98%以上。胸心血管外科拥有3M及STOCK人工心肺机、STRYKER胸腔镜、纵隔镜、Veri Q即时超声血流探测仪、BAXTER持续心排量测定仪、便携式床边心脏彩超等先进和完善的医疗设备。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20余项,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
妇产科学
妇产科是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科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四级腔镜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童晓文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妇科盆底学组全国委员,拥有中、德、美三国医师执照,科室拥有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9名,确立了以妇科微创手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产科、生殖医学为特色的发展方向,建立了全国首个盆底疾病诊疗中心,妇科盆底手术难度和数量长期保持全国领先,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上海市最早开展宫腹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2010年成为上海市首批国家级IV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妇科微创诊疗技术达到全国先进行列。2009年妇产科开设辅助生殖亚专科,助孕成功率连续多年保持华东地区第一,2014年成功为一名49岁妇女进行自体卵子试管助孕并分娩双胎,成为该类型辅助生殖世界最高龄案例。近年来妇产科先后主持承担科技部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申康医学发展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国内外期发表论文百余篇。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上海医学科技进步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医学影像科是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专业科室,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王培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影像AI研究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影像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影像与AI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健康大数据和数字化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成像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科室拥有主任医4人,副主任医师8人。形成了恶性肿瘤的早期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影像诊断技术;心脑等血管性疾病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三个亚专科方向。其中fMRI、CT灌注脑血流测定等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提高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准确性,为老年痴呆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数量和质量处于上海市级领先行列。近5年科室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登山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近5年发表论文101篇,其中SCI收录65篇。荣获科技进步奖13项,专利12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
。
神经病学
神经内科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牵头学科、上海市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单位、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和国家卫健委高级认知中心,同时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首批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聂志余教授是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二届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委员以及上海市神经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等。科室拥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科室形成了脑血管病疾、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及认知障碍性疾病三个重点方向。脑血管疾病设有急诊绿色通道,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及桥接动脉取栓治疗,卒中单元病人管理,超早期康复治疗,形成了卒中筛查、二级预防、急性卒中溶栓取栓和超早期康复的全程化综合治疗特色。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异常运动模式分析及干预为核心,擅长复杂性痉挛及肌张力障碍高选择性肉击毒素治疗技术,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该项技术对于顽固性疼痛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案,业已成为国内肉毒毒素应用研究的核心单位之一。在认知障碍性疾病方面建立了神经变性疾病脑神经活动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平台,完善了“神经认知障碍疾病”专病数据库建设,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队列研究。近年科室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学术论文200余篇,科室培养的青年医师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等多项殊荣。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领域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