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同济医院博士后招聘重磅来袭
2022-11-25
医院简介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是同济大学直属医院,并是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管辖下的市级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1310张,年门急诊量超200万。建有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医学科等8个上海市级重中之重与重点临床学科,建有脊髓损伤诊治中心、血液肿瘤诊治中心等同济大学临床研究中心。是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危重症与疑难疾病综合诊治中心。
医院立足上海,依托同济大学深厚底蕴,施行“科教兴院”战略,建有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血液内科;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近年来承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973 计划”、“863 计划”、“ 科技支撑计划” 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高质量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医院拥有2个国家科研平台及12个校级研究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脑与脊髓创新研究中心等。
“同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同济医院临床转化中心”(简称“同济医院干细胞转化中心”),2013年9月获得科技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认定,纳入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和肿瘤生物治疗。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国际一流的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基地,重点解决神经损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中心创建细胞治疗平台,建立了符合美国FDA标准的GMP细胞生产实验室及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生物治疗研究中心,2017年获得国家干细胞临床实验机构(备案)资质,目前已开展脊髓损伤干细胞治疗和B细胞白血病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
另外,建立了基因编辑技术及人源化疾病模型平台,单细胞测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神经环路重建检测平台,表观遗传学研究平台,功能生物支架技术平台等等,在国际相同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团队未来的主攻方向还是聚焦于从单细胞分子水平解析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探究一种全新的干细胞在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干细胞再生于修复以及CART细胞治疗B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聚焦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研究,目标建立国际知名的基础研究基地,实验室以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凝练以下四个主要方向:脊髓神经生理与损伤病理机制研究、脊柱损伤机制与功能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脊髓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再生修复研究和物理调控与智能康复研究。现有专职研究队伍共40余人,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44岁,实验室拥有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人选、973及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国家杰青、国家优青获得者等一批杰出专家学者。
医院拥有一流的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力学研究平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第二代测序Solid测序仪、SEQUNOM○RDNA甲基化分析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一流的细胞影像分析平台等实验平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工作站,激光显微切割)。拥有大型实验仪器包括基因组测序仪(瑞士Roche20系统)、蛋白质组学分析仪(英国Nextgen Sciences公司)、蛋白点切取仪(美国BIO-RAD)、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美国 Alliance-2795)以及4700型串联TOF-TOF质谱仪、自动蛋白质切胶分析仪、实时定量PCR仪、流式细胞/细胞分选仪、Dell计算机工作站、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逆向动力学分析软件AnyBody、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影像学软件Mimics、生物力学加载机Biomomentum、运动学测量系统Vicon等设备。
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建有SPF级大小鼠饲养室、中大型动物饲养室(犬、猪、兔、豚鼠)及动物显微手术室、大动物手术室,可以完成麻醉、无菌微创给药、生物学行为监测等任务,具备从事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析、免疫组化、显微外科实验以及标本处理的能力。
为加速培养高层次的学科后备人才,充实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医院面向海内外诚招优秀的博士后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及优厚的薪资待遇,力争打造人才培养与医学科技创新的基地,助力临床学科快速发展。
一、招聘条件
1. 年龄一般在36周岁以下,获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进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博士学位年限不受限制。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 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积极进取、踏实敬业、团结协作。
3. 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至少1篇;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满足导师及课题组具体的招聘要求。
4.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
申请统招博士后,须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申请在职博士后,须为本院在职员工,年龄可放宽至39周岁。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获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申请临床博士后,须为在我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入站日期距规培结束日期在2年及以上。
二、薪酬待遇
1. 按同济大学和医院相关规定提供基础薪酬及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给予6-9万元/年的年度奖励,享有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并视工作和科研产出享受科研奖励,总收入可达30-50万元/年。
2. 可申请入住同济大学或医院提供的博士后公寓;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博士后,医院在大学住房补贴基础上给予1:1匹配。
3. 鼓励博士后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类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项目。
4. 业绩优秀的博士后人员,根据相关规定享受优先留校或留院等倾斜政策。
三、合作导师
本院博士生导师(包含学术型、专业型)、符合招收博士后条件的合作PI及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均可依托我院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具体导师名单及详情参见同济大学医学院官网(https://med.tongji.edu.cn/szybh/yjsds/kzsdsmd.htm)、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官网(https://life.tongji.edu.cn/12618/list.htm)。
四、报名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博士学位证书、论文发表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和有关证明等电子版材料发送至tjyyrsc@163.com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XX教授团队博士后应聘”。
联系电话:021-66111315 鲁老师 吴老师
联系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邮政编码:200065
本院博士后导师信息:
(信息更新自同济大学医学院官网2023年可招生导师名单,导师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