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科技创新论坛 | 聚势赋能,科技创新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05-18
5月18日下午,第六届“纪念宝隆”同济医院发展论坛暨同济大学116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科技创新分论坛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许树长及领导班子的安排和支持下召开,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任分论坛主席。在推进研究型医院的新形势下,围绕“科技创新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论坛主题,同济医院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医学同道,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研究促进发展中心主任钱碧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卜军、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从学科建设到科研竞争、胰腺肿瘤外科到精准治疗、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到组织实施、CAR-T的实践与创新等角度,展开一场内容丰富的前沿学术研讨。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作为分论坛主席为大会致辞。梁院长一一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参会嘉宾,并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他说到,本次邀请到的4位讲者都是在各自领域中杰出的领军人物,相信在与会专家的指导和深入探讨下,将进一步推动同济医院向建设“一流大学”的“一流附属医院”目标迈进。
上半场学术报告,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主持。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以《学科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自身的专业经验和行业观察,针对如何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三个转变三个提高。金主任指出,学科建设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必须要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引领力的临床医学专家和科学家。同时,就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质量和内涵等热点问题展开解析,为我院学科建设开阔了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卜军以《临床医生如何提升临床研究能力》为题,围绕临床医生为什么要开展临床研究、临床医生如何开展临床研究、以及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卜院长强调,临床研究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必要手段,是推动临床新技术/方法临床转化的重要桥梁,临床医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在医疗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投身相关领域的前沿科研,锻炼科学研究的的能力,保持学科活力和生命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分享了肿瘤医院胰腺肿瘤外科学的建设经验。虞院长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体会,为大家阐述了如何通过胰腺外科与肿瘤研究的有机结合,探索胰腺肿瘤治疗的新理念和新策略。真正做到手术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才有望为胰腺肿瘤患者带来真正的生存获益。
下半场学术报告,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张箴波主持。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研究促进中心主任钱碧云从临床研究的顶层设计与管理角度,为我们剖析高质量临床研究的要素。钱主任强调了选择恰当的研究设计类型、规范化的组织和实施的重要性。同时展示了申康中心在临床研究整合数据平台、专病库建设、生物样本库建设等方面的成果。通过多维度布局,统筹临床研究资源协同,为市级医院产出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医企融合团队创新成果转化等指明了方向。
作为率先在国内从事CAR-T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团队,梁院长分享了同济医院近年开展CAR-T治疗的相关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同时,还介绍了CAR-T疗法面临的挑战以及他的团队针对挑战做出多种方式的创新治疗。
学术报告结束后进入圆桌会议环节,会议主题为“学科建设 研究型病房建设”。本环节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张箴波主持。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梁爱斌、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学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沈玉芹、胸外科主任周永新、老年医学科主任马文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徐镶怀等出席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