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病案现场】我院中西医结合MDT团队为多位患者一站式解决困扰

2023-05-23

2023年5月17日下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肺肿瘤多学科门诊迎来了第一位病人。该病人2022年查知肺部有磨玻璃结节,外院建议立即手术治疗,但老人孤身一人在上海,家人都在国外,他担心无人照顾,不愿手术,焦虑情绪导致他常常失眠。犹豫再三后,老人还是来到了同济医院胸外科王永武主任医师的门诊。王医师看了片子,认为右下肺结节已经大于10mm,边缘呈分叶、毛刺状,且CT增强后结节已见血管生长,提示结节已经癌变可能,有手术指证,建议先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手术。

在我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肺肿瘤多学科会诊的治疗下,此次病人复查时结节明显缩小,中医科杨慧萍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脉象、舌苔等开出了中药方剂,制定了进一步治疗性随访计划,一改传统的等待随访策略。老人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第二位患者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冠心病、严重心律紊乱,在胸外科王永武主任医师的门诊经药物治疗控制了心律紊乱,但由于患者工作繁忙,各地出差,而疾病导致他走一步都会喘气、胸闷、大汗淋漓,更不要说运动了,给平时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烦恼与不便。患者辗转全国各地的知名医院就诊,始终没有得到改善。

在我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肺肿瘤多学科会诊讨论下,胸外科专家蔡建志医师表示,根据过往经验很多患者往往在围手术期担心麻醉风险而放弃了手术机会;心血管内科专家顾剑云副主任医师建议调整用药,同时推荐肥厚性心肌病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并且告知患者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建议家属做相关检查;中医科专家杨慧萍副主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为其辨证论治,明确了气虚血瘀痰凝的复杂病机,对症开具了中药,并给出了日常生活调养方案。

患者对这种诊疗模式非常满意,一站式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困惑,MDT团队秘书中医科高勤医师为首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特诊部也为中午提前开诊支持和帮助。


胸外科王永武主任医师与中医科杨慧萍副主任医师在中西结合心血管、肺肿瘤、肺结节治疗有着长期合作经验。在中医科、胸外科支持下,由杨慧萍副主任医师负责,心血管内科顾剑云副主任医师,胸外科王永武主任医师、蔡建志医师,中医科高勤医师共同开设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肺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免去患者多个科室挂号、咨询的烦恼。 

 

什么是MDT门诊

多学科会诊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即以患者为中心,由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专家,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最符合患者需求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MDT适合哪些疾病

MDT模式尤其适用于难以明确诊断或病情复杂的初诊肿瘤患者,或经过治疗后病情变化,需要更改治疗方案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诊断,磨玻璃结节被认为有较高的癌变风险,而相当多的患者因为结节形态可疑被要求频繁随访,情绪焦虑,希望有免于手术风险的、规范的评估与治疗,往往辗转多家医院、多个科室,无所适从。中医药在治疗肺结节、早期肺癌,甚至晚期多发转移患者都有明确的优势,多项临床药理研究已经明确证实益气扶正、软坚散结、清化痰瘀的中药可以逆转癌前病变,减轻瘤体周围组织水肿,直接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显著提高患者生存周期、生活质量。

同时,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2022年国家数据显示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复杂心血管疾病的日常治疗措施与术后调理维护,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治疗有着明显优势,如何整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而言存在着较高的壁垒。

基于解决上述患者切实的困扰为目的,由我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王永武牵头,中医科杨慧萍副主任医师作为MDT负责人,联合心血管内科顾剑云副主任医师开设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肺肿瘤MDT门诊,为广大复杂心血管疾病及肺结节、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一站式评估病情,提供内科、外科治疗方案,中医治未病及日常调养等全方位指导。

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会诊模式目前在国内鲜有开展。5月18日我院首次开展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肺肿瘤多学科MDT门诊,接诊2位患者,通过影像学的分析、西医的诊断与中医的辨证论治,形成了一套适合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与随访方案。

 

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肺肿瘤多学科MDT门诊

参与科室及成员

心胸外科 王永武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杨慧萍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顾剑云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蔡建志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高勤主治医师

 

预约门诊流程

通过同济医院公众号-医疗服务-特需门诊

 

特需护士陪诊

看诊期间,有专职护士陪诊,指导挂号、检查等。

 

实施治疗

门诊期间直接配药,当场拿药,指导服药,中药可煎煮好邮寄到家。

 

随访跟踪

医生定期随访跟踪,指导检查频率、用药规范、日常生活调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