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关注】肿瘤患者PICC导管的居家护理

2023-08-03

PICC是一种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安全、方便、创口小、感染率低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中。然而患者居家如何做好导管的护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到安全带管、长期携管。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须及时遵照标准程序更换。

2、可以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如烹饪、洗碗、扫地。

3、避免使用置管侧手臂提过重的物体,不作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并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

4、携此导管可以沐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如有进水须按操作规程更换贴膜。

5、携带PICC患者治疗间歇期每7天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接头等维护,切勿遗忘。

6、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络医生或护士。

7、如因对透明贴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时,应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

8、禁止牵拉导管,以防导管断裂或脱出体外。

9、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1)红、出血、化脓、分泌物、水肿或穿刺点有渗液。

(2)冲管或输液时有阻力。

(3)置管侧的手臂或胸部有麻木、疼痛、烧灼感。

(4)置管侧的手臂有水肿。

(5)呼吸困难。

(6)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发热。

10、如果发生导管断裂、敷料脱落、导管移位、导管中有血液反流等异常情况时要镇静,并掌握应急时的处理方法:

(1) 当透明敷料潮湿(洗澡后、出汗等原因)而发生不完全脱落时,可将备用无菌透明敷料贴于原来敷料位置,固定导管,及时去医院换药处理。

(2) 如果不小心将PICC导管带出较长一段,不能盲目插入,应用无菌透明敷料将带出的导管固定,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情况对其进行修剪或更换。

(3) 当导管的接口处出现渗液、渗血时应检查导管是否有破裂,如确已发生导管破裂,不要再用力扯拉导管,应保持原位,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及时到医院进行修复。

(4) 当发现PICC导管中有暗红色的血液时,应到医院请专业人员先将导管中的积血抽出(避免将血栓冲入),然后再彻底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