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病案现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顺利开展首例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手术

2023-09-20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关节外科中心/运动医学科程飚团队顺利开展了院内首例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手术。

       61岁的许先生1年前因右侧股骨颈骨折,于外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一直有髋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通过口服药物等方法部分缓解。近来,许先生觉得髋关节疼痛越来越厉害,右腿也越来越短,长短腿明显,严重影响走路,遂慕名前来同济医院骨关节外科中心/运动医学科程飚主任。

       程飚主任通过病史询问、查体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发现许先生髋关节中内固定螺钉明显松动,移位,股骨头完全变形,右下肢短缩,这是出现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股骨头坏死。结合许先生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经过一系列评估,程飚主任建议他进行髋关节内固定取出,全髋关节置换。程飚主任团队完善术前检查及相关术前准备,于9月8日为他进行了机器人辅助下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在姚英护士长安排协调下进行,由麻醉医师林川麻醉,石婷婷护士密切配合,由程飚主任医师主刀,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许先生的右髋关节得到良好矫正,疼痛明显缓解,两下肢长度恢复一致。

       术后结合康复治疗,目前许先生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右髋关节疼痛及屈伸活动明显改善。他对此次就医非常满意,对程飚主任及其团队精湛的医术高度赞扬,并向程飚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16951168145984.jpg



什么是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

      所谓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严格来说并不是由机器人操作,而是医师通过机械臂进行手术,其最大的优势是精准性。关节手术机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精准手术、安全微创等特点,是人工关节置换领域里程碑式的进步。机器人通过CT精准建模,术前就可以确定关节假体型号及安放位置,并在术中可以实时定位图像导航,确保假体实际安放位置与术前计划误差在毫米级别。医生通过机器人提供的三维立体图像,从各个方位观察患者患处情况,确认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该项技术的开展,大大减少了手术误差,特别是对于复杂疑难手术,大大降低术中意外风险。

 

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有哪些优势?

1、手术精准度更高,假体的选择,安装的角度及位置更好。

2、手术创伤更小,可以通过更小的手术切口进行手术,减少周围组织损伤风险。

3、安全性更高,机器人辅助操作会设立警戒线,可避免出现截骨过多,过深,力度过大等医源性损伤风险。

4、术后恢复更快,术中假体的选择及安装个性化设计,术后影像学测量与术前规划高度一致,能够更好的实现下肢长度恢复,下肢力线恢复更好,更早期的活动关节,减少并发症发生。

 

专家名片

 头像.jpg

程飚

骨关节外科中心/运动医学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一、二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现任上海市同济医院骨关节外科中心/运动医学科主任。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委,全国骨科关节镜学组委员,中国肩肘外科协作组创始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关节镜学组副组长,上海市手外科专科委员,上海市运动医学会理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Arthroscopy中文版编委,上海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