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华医学会第29届心身医学分会年会: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协作学组做专题报告论坛
2023-09-27
9月22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办,云南省医学会、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29届心身医学分会年会在云南昆明顺利闭幕。本次年会以“数字心身医学——创新与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心身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转化研究、心身医学教育、心身心理治疗等学科做专题报告和大会交流。主会场设置了4场大会报告,15个主题发言,9个分会场共成功举办40个专题论坛,还开展了2场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专业工作坊。
9月23日上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袁勇贵教授和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陆峥教授联合主持并举办了《专题5: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的多学科诊治新进展》论坛,共包括4个专题学术报告。
论坛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学组委员韩炜教授重点从心身消化病学领域介绍了《难治性躯体症状的心身视角》。她提到应从生物学视角、心身视角及躯体症状的本质处理难治性躯体症状,解读患者不同的躯体语言,遵循躯体症状的分类(生物性、情绪性、负性认知性)和治疗原则。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学组副组长吴珩教授介绍了《躯体症状障碍的常用心理疗法》。她以整合式、系统式的视角,从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和临床特征,到基本治疗态度、治疗目标及多种方式联合的个性化治疗原则,再到常用心理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正念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家庭治疗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学组委员周波教授从疾病认知、国内外精神疾病认知现状、测量工具和方法、躯体化症状未被识别和处理的后果等方面展开介绍了《躯体化症状的疾病认知的评估工具》,一方面强调了疾病认知在精神、心身疾病中的作用,同时肯定了该工具的临床应用价值。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沈鑫华主任聚焦《疾病焦虑的诊治进展》,分享了国内外于2013年在DSM-5中被修订为疾病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评估工具、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最新临床及研究进展。他提到在临床中应尤其注意与躯体症状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和妄想性障碍的鉴别。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于1993年,持续推进心身医学事业的发展,已成立20余个协作组,包括整体健康协作学组、神经反馈和调控协作学组、焦虑及相关障碍协作学组、疼痛协作学组、心身康复协作学组、双心协作学组等。
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协作学组成立于2022年9月,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陆峥教授担任协作学组组长牵头筹建,聚焦综合医院心身疾病诊治前沿——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SSRD),关注临床需求,明确临床目标,切合医改重点,帮助患者尽早得到心身医学服务,做好健康管理,提升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反复就医行为)、提高CMI指数(躯体疾病可共病躯体症状障碍)。躯体症状障碍作为DSM-5提出的新诊断,在临床工作中有着巨大的普及需求,目前诊断识别率较低,诊治过程仍然存在诸多挑战。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协作学组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提炼经验,致力于搭建多学科的交流协作平台,提供多学科协作的可能性,促进学科发展,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心身医学的核心理念和服务模式,促进心身医学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