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新闻】满腔热血援滇,情系彩云之南

2023-10-11

       云南麻栗坡,位于文山州东南部,总人口约28.6万,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矿藏资源,更是“老山精神”所在地。

1.jpg

      “姜医生,又来了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的姜元喜,作为医院第十五批援滇医疗队队长,此时正驻点在云南省麻栗坡县人民医院。以专业之长,为当地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在临床一线治病救人的同时,他还把专业的医疗知识和先进的诊疗技术带到科室,致力于为当地医院打造一只“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提升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


主动请缨援滇

       今年7月,带着满腔热情,姜元喜来到了位于边境线上的云南麻栗坡县。“来援滇之前,我对麻栗坡知之甚少,只知道这里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至今传承着老山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我主动报名,想用自己的医疗技术为老山的老百姓服务。”姜元喜坦言,初到麻栗坡,他就被革命先辈们“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所感动,他开始思考如何能把“同济精神”和“老山精神”相结合,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为老山人民服务。


完善绿色通道

       刚到麻栗坡县医院的第一个月,姜元喜就遇到了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一位54岁的男性患者,在凌晨一点被送进医院,并出现休克。时间就是生命,接到电话姜元喜迅速赶到医院,组织抢救,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当时情况很紧急,胃镜下明显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出血,必须立即止血。”姜元喜当机立断为患者进行了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止血,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16969850483908.jpg

       虽然跑赢了时间,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姜元喜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因当地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较高,且经常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完善急诊内镜的绿色通道迫在眉睫。姜元喜主动请缨24小时在线,随时可以进行急诊内镜绿色通道救治。同时他还提出,由消化内科牵头,联合急诊科、麻醉科、放射科、普外科等科室,积极成立消化道出血诊治中心,致力于打造快速、通畅、高效的诊疗流程,建立一支高水平、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医疗队伍,完善了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


提升治疗技术更要强化健康意识

       “援助总会有结束的一天,如何打造一只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如何提升当地居民的整体健康意识,如何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这才是援滇的根本任务。“我们不仅要把技术带过来,更要把技术留下来,把健康的理念播撒在这片土地上。”姜元喜说,不少患者就医时病情往往已经较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他就带领同济医院援滇医疗队队员一起开展医疗知识宣讲与科普工作,同时联合其他医院援滇医疗队、麻栗坡县委统战部等通过义诊、讲座等形式的科普进行医疗知识宣教,提升当地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理念。

16969850861920.jpg

       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支持下,姜元喜主动联系当地医院,组建了上海专家执业医师辅导群,助力当地医生顺利通过执医考试,提升诊疗水平。同时,姜元喜定期通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等形式进行医疗知识讲授,针对具有一定需求但在当地尚未开展或开展较少的技术,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内痔内镜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微创治疗等进行交流,推动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开展。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姜元喜悉心指导当地医生进行内镜操作,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诊疗技术水平,缓解了区域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也把技术真正“留下来”。

       “一年援滇路,一生援滇情”,姜元喜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服务边疆百姓健康,延续沪滇情谊,传承老山精神,续写援滇医疗行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