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新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联合多学科攻坚,23岁患者重获新生

2024-01-05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这是一名神经纤维瘤病继发盆腔巨大肿物及全身多处肿块的患者。由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吴登龙教授主刀,同济医院多个科室密切配合,协同攻坚,最终成功施行了盆腔肿瘤切除术,挽救了患者生命。

     患者男性,23岁,体检时发现腹部包块,于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行相关检查后提示盆腔内多发囊实性肿块,大者达13.6*8.5*12.1cm。不仅如此,患者的颈椎、胸椎、小脑、额叶、背部等全身各处均发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吴登龙结合患者的检查及以往病史,判断患者系神经纤维瘤病可能性大,且部分肿块已侵犯血管并压迫肠道泌尿系统,需要尽快治疗。

       “医生,他才23岁啊,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吗?无论什么我们都愿意尝试,求您救救他!”患者父母泣不成声,此前他们已经跑过多家医院了,由于病情的复杂性与极高的手术风险,没有一家医院愿意承担巨大的风险,最后经人介绍才找到了吴登龙。

       “这个肿瘤对放化疗都不敏感,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可孩子的肿块已经侵犯到了部分重要血管,如果手术治疗,风险极高,甚至在手术台上人就没了,你们愿意冒这个险么?”

       吴登龙跟患者父母确认后,从他们坚定的眼神中已经得到了答案。他马上召开了多学科联合会诊,一时间,来自神经外科中心、普通外科、医学影像科、骨科等科室的众多专家教授全部聚集在泌尿外科示教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患者考虑为神经纤维瘤病,位于盆腔的巨大肿物已侵犯下腔静脉和双侧髂血管,手术过程中出血风险极高,甚至有生命危险;而且手术完成以后还是有复发的问题,将来预后可能不理想。

       吴登龙说道:“这个患者肿瘤的位置和侵犯程度,无论到在座哪个专家的手里都会是个棘手的难题,我看到这个病例也犯难。这次叫大家来,就是希望咱们能各抒己见,发挥特长,默契配合,降低风险,把复杂的难题简单化,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医学影像科副主任郑少强全面分析了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对肿瘤的范围和性质进行了细致划分;普通外科血管外科组副主任医师黄道景建议术中用DSA定位大血管、减少出血风险;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海舰建议运用显微器械,按照血管分布分段切除肿瘤;输血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丁懿提议患者储备自体血,并提前准备术中用血;麻醉科主任张晓庆建议术前放置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减少动脉出血,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补充血容量;手术室护理单元护士长姚英协调安排多功能手术间方便科室协同合作;其他各科专家均表示手术当天会全力配合救治。在全面分析患者病情、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后,专家们最终意见达成一致,立即准备手术治疗。

       会诊结束后,吴登龙来到病房,安抚病人并说道:“患者这么年轻,我们会尽一切可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请您相信,我们医院的专家们会通力合作,尽全力帮助你们!”听到这里,患者家属热泪盈眶,紧紧地握住吴登龙的手,千言万语最终凝聚成两个字“谢谢!”

       充分的术前准备、各科室专家的支持以及吴登龙精湛的技术使得手术顺利圆满地完成,术中完整切除了一个长径达16cm的巨大肿瘤。在同康九(西)护理单元护士长徐琼峰领导的护理团队悉心照料下,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得也比较快。

17042629249767.png17042629595058.png


       在这次诊疗过程中,患者得到了更科学、更全面、更优化的诊疗方案,彰显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疑难危重患者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担当。此次事件过后,吴登龙总结道,救治病人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出现了挑战,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此次多个科室间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弥补了专科医生的知识局限性,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得到延伸,使得多学科协作迸发出更强烈的生机。希望同济医院的医务人员能够通过此次成功的案例总结经验,加强协作,为建设医疗水平更高、诊疗体系更完善、患者更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附属医院而共同努力。


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