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病案现场】生死时速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援赣队员成功救治95岁高龄消化道穿孔患者

2024-02-05

       消化道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病情进展快,尤其是老年患者,痛觉反射弱,易导致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近期,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滕世峰医生在对口帮扶的崇义县人民医院为一位95岁高龄的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在手术的短短30分钟内,仿佛与死神进行了一次博弈,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老先生由于腹痛就诊于崇义县人民医院,部分炎症指标稍升高,急诊CT未见明显病灶,但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考虑到患者高龄,有消化道穿孔的可能,果断行二次CT检查,二次检查发现腹腔游离气体,提示消化道穿孔,与此同时,患者的炎症指标迅速上升,已出现了轻度的感染性休克表现!

图片1.png


术前ct

       此时,手术是唯一救治的方式,多耽搁几分钟可能就会加重感染性休克,此时时间就是生命,手术必须要快;但同时手术创伤要尽量小,因为高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问题,大的创伤可能导致术后应激反应明显,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反复权衡,滕世峰建议微创手术,并将手术方式以及相关风险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得到患者家属同意后,滕世峰主动请缨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

       术中腹腔镜检查发现腹腔内大量脓性渗出物,在胃肠吻合口下方见到一个0.5cm的破孔,通过腹腔镜下连续缝合,穿孔处被完整修补,整个手术仅用时30分钟。同时,微创手术切口小,明显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和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

17067697132594.png

17067697024806.png

图片3.png

术中腹腔内观:腹腔大量脓性渗出,腹腔粘连


       术后,滕世峰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指导持续跟进,严格控制补液的速度和出入量平衡、抗凝、蛋白支持等治疗,为患者制定术后早期饮食规划,并嘱咐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在滕世峰的指导和当地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术后第9天,老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图片5.png

出院后患者送来锦旗

       这例高龄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救治,展现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帮扶医生成熟的诊疗思路和临床基本功,更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追求卓越的救治理念。通过传帮带,也提升了崇义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在救治高龄患者急重症病例方面的诊疗水平。医者仁心、情系崇义,同济医院在江西省崇义县人民医院持续开展医疗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推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造福当地百姓。


专家介绍

 图片6.png

       滕世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师从胡志前教授。从事普外临床及基础研究10年,在消化道肿瘤以及肛门部良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擅长小肛肠良性疾病诊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经验丰富。目前受上海市卫健委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委派,进驻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对口支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