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病毒性感冒后,科学康复很关键
2024-02-09
天冷时节,感冒患者增多。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会导致心率增快及出汗,尤其是活动后心率更快,症状也更明显。在血压允许情况下,一般可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减慢心率的药物。除了药物控制,病毒性感冒患者,假如出现活动后心悸、出汗、疲乏、“脑雾”等症状,可通过科学运动方式帮助康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沈玉芹提醒大家,在康复过程中,以下要点需注意。
需要适量运动
由于身体疲乏,或担心运动后导致心肌炎等,大多数患者不敢运动,其实不然。不活动,反而会加重疲乏程度,因此,病毒性感冒后,科学合理运动至关重要。
关于运动方式,首选走步等有氧运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可前往专业医疗机构,使用亚极量心肺运动试验的无氧阈结果进行制定,无氧阈强度对病毒性感冒患者具有科学性,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及改善免疫状态的作用。
在不具备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条件下,可采用简单方式。运动强度以"静息心率+20次/分"为宜,每次锻炼时间10~30分钟,每周锻炼5~7次。当然,为了更加安全有效,建议有条件的患者还是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后再锻炼。注意,病毒性感冒患者进行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打球、游泳、爬山等高强度运动。
常用保健技巧
除了走步,感冒后还可以采用这些康复方法:①缩唇呼吸法,即鼻吸口呼法,呼气时,口呈吹口哨状,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②腹式呼吸法,即端坐位,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
正念、冥想也可有效改善感冒引起的睡眠、焦虑与抑郁等情况,还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及提高免疫力。
当然,合理膳食对患者也非常重要。建议摄入充足蛋白质(鸡蛋、牛奶、酸奶、禽肉、鱼虾等),每千克体重可摄入1.2克蛋白质。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500~750克为宜,适量吃碳水化合物。此外,注意液体及钾、钠的摄入平衡,补充微量元素(硒、钙、锌等)。
此文首发于上海大众卫生报2024年1月5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