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现场】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胃癌不再“一刀切”
2024-04-12
胃镜在提高早期胃癌检测成功率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强调了改善早期诊断策略的必要性,而胃癌筛查计划有助于早期诊断,从而显著提高了5年生存率。
叶老太是一位来自江西鹰潭的患者,在当地医院的胃镜检查中发现了胃体一处直径2.5厘米的凹陷性溃疡,活检显示为中分化腺癌,超声内镜评估为T2N0M0,无远处转移迹象。因为肿瘤位于胃中上1/3处,当地医院拟为叶老太制定腹腔镜全胃切除或近端胃切除(切除3/4全胃)的手术计划。了解到具体的手术计划后,叶老太心理压力特别大,想到自己大部分的胃就要没了,瞬间心情沉到谷底。好在家人熟悉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主任胡志前教授,他们即刻启程上海,找到胡志前。
胡志前接诊病人后,嘱咐叶老太不要慌张,认为胃中上1/3处胃癌有好几种处理方式,但是肿瘤表现为凹陷性溃疡,行内镜下剥离(ESD术)的失败风险高。根据叶老太目前的病情,不需要一刀切除胃。胡志前的一席话给叶老太吃了定心丸,叶老太愉快地接受住院和术前各项评估。
经过详细讨论,胡志前给叶老太选择了保留幽门的中段胃切除术(PPG手术)。手术中,借助消化内科内镜诊治中心副主任陈莹的精准定位,胡志前团队在短短两小时内完成了手术,并在全腔镜下重建了消化道,仅留下3厘米的切口。术后恢复情况较为顺利,在术后第2天就开始进食流质,术后疼痛相对较轻。由于保留了幽门,可以有效减少胃排空延迟的问题,从而减轻术后可能出现的胃胀、恶心等症状。术后第六天,叶老太就能够进食白粥,并顺利出院。
出院后,叶老太在家中继续恢复,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全家对本次医疗诊治都十分满意。据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新星介绍,本次手术胡志前团队不仅做到了保留胃功能的根治,还实现了极致微创,即完成全腔镜吻合,这对于有审美要求的患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叶老太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一切都得益于团队的精心规划和卓越技术。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治疗方法的持续优化,胃癌患者将享有更多治疗选择,迎来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生命延续的希望。
PPG手术原本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等良性疾病,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早期胃癌治疗。它能有效防止胆汁反流,减少传统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PPG手术适用于术前评估为cT1-2N0M0、肿瘤位于胃中段1/3、病灶下极距幽门>4 cm的早期胃癌患者。
本次双镜联合、保留胃功能的极致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又一次凸显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践行“精准外科、功能保护、微创美观”的理念,普通外科在科主任胡志前教授的带领下,大肠癌的微创率超过90%、胃癌的微创率也到达80%以上,这两项指标在全上海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同济医院普通外科能常规实施各项胃肠微创手术,如腹腔镜全胃切除术Overlap吻合法、Kamikawa吻合术、食管-残胃SOFY吻合术、4K荧光导航腹腔镜胃癌根治术、PPG术、NOSEs、ISR以及腹腔镜下极限保肛的各类手术。
专家介绍
胡志前
普通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特需门诊:周三上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长征医院肛肠外科名誉主任。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第三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微创及内镜专委会主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兼结直肠病学分会副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和胃肠肿瘤腔镜专委会副主委等20余学术任职。《肝胆胰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多本杂志编委。从事普外临床及基础研究40年,在消化道肿瘤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胆胰肿瘤、腹膜后肿瘤等规范化治疗和微创手术,尤其在低位直肠癌保肛,腹部巨大肿瘤手术,复杂胆道疾病和普外疑难杂症诊治等方面有深厚造诣。
李新星
普通外科主任助理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现任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主要医疗特色:胃肠肿瘤的微创手术和综合治疗。研究方向:大肠癌的精准诊断和发病机制。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病学会委员;中国初保基金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青年委员;ASCO会员(2017)、CSCO会员(2019)。审稿专家: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Medicine in Microecology、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项,主持国家、上海市多项课,在Small Methods, Advanced materials, Clin Chem Lab Med,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J Transl Med, Cancer Communication, Genes&Disease等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编译著作2部,申请发明和实用专利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