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眼内异物勿轻视,医患同心力保全
2024-04-26
患者李某左眼受到外伤后,视力渐进性下降伴疼痛数天,遂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就诊。接诊医生通过B超检查发现他的右眼后极部有一小块片状异物,大小约1*3mm,经过再次病史询问了解到,该患者眼部撞击物为“瓷器瓶”,遂推断该异物可能为“瓷片”,诊断为“外伤性球内异物”,并收治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主任毕燕龙教授团队除了采取玻璃体路径取出位于眼后极部的瓷片异物外,还对眼睛其他部位可能残留的异物进行“地毯式搜索”,发现了一枚游离于前房的微小碎片,同步行角膜路径取出。
由于后极部异物周围伴有大量白色脓液,毕燕龙团队不仅对术中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还在成功取出异物后,预用抗生素药液进行眼部灌洗,最终患者眼球成功保住,恢复到0.8的矫正视力。
什么是球内异物?
球内异物是指异物进入眼球造成的损伤,会严重危害视力。
球内异物可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异物材质,可以大致分为金属类异物和非金属类异物,不同材质的异物在眼球内的稳定性不同,对眼部的刺激性和可能引发的炎症反应也不尽相同。
而根据异物所处眼球的位置,又可分为球壁异物、前房异物、晶状体异物、玻璃体异物、视网膜下异物。异物所处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同,手术取出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因此,当球内异物意外发生后,应第一时间了解或推断异物的性质,并全方位定位,这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球内异物通常可用哪些方法取出?
1)巩膜外路径:对于伤口处可见的异物,往往可采用巩膜外途径取出,如一些有磁性的金属异物,可以用磁吸法将异物吸出;
2)经玻璃体路径:对于屈光间质混浊的眼后段异物,或产生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的异物,可采用经玻璃体途径;
3)经角膜路径切口:对于体积较大的前房异物,如前面案例中的患者,可采用角膜切口取出,这种手术经常结合玻璃体的手术进行。
若不及时取出会有哪些危害?
如果化学性质不稳定的金属异物进入眼内,如铜、铁等,会在眼内引发剧烈反应,产生强大的刺激性,在伤后不同时间段出现铜锈症或铁锈症。此外,有些异物进入眼内时会携带致病菌,导致眼内炎,如异物在前房易产生虹睫炎、前房积脓。若异物处于眼后段,则容易产生无菌性化脓性炎症,并危及视网膜,导致视网膜变性、视神经萎缩等,后果严重。同时,异物本身在眼球内也会有移位风险,沉积于某些组织结构的表面,例如角膜内皮,造成角膜内皮的渐进丢失。
毕燕龙指出:对于外伤性球内异物,患者要做好最坏打算——很容易发展为眼内炎,走上眼摘的道路,同时医生应尽全力拯救,除了详细询问外伤史,推断异物种类外,还应充分利用影像学检查,例如X光片、CT、超声、MRI等,做到异物的全眼排查、不遗漏,再根据异物的大小、材质,设计合适的取出方式。在手术时,还应判断眼内反应,进行合理的预处理,有效遏制眼内炎的发生。只有医患同心,才能力保眼球。
文|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