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得过脑梗要卧床多久才能做康复?
2024-03-0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脑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有较强的重组能力,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部分神经细胞可以再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早效果越理想。
在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时即可开始康复训练治疗。康复训练是通过重新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技能,以适应环境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被动或主动运动训练,不仅可以对抗患者因卧床而产生的失用性肌萎缩,减少足垂、足内翻等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并减轻其程度,且能触发本体反射机制,向高级中枢传入信息,促进功能重建,从而恢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
目前指南推崇的理念是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尽早康复。在病情稳定后,即生命体征平稳,且48h病情无进展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是,指南对康复治疗开始的最佳时间仍然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具体功能恢复的程度和时间的快慢取决于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脑梗塞的面积大小和患者意志力等。总而言之,患者适合急性期做康复需要患者满足:病情相对稳定;短期内不需要手术治疗;有一定康复潜能;有可预期的康复目标。以下患者不适合急性期做康复:危重病人或病情不稳定者;合并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其他特殊情况的病人。
综合康复治疗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患者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充分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建,极大地发挥脑的可塑性。超早期康复训练,不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而且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足内翻等继发障碍,为以后肢体功能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任何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
总之,脑梗死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