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病案现场】世界狼疮日科普——结肠炎咋就变成了肠梗阻?

2024-05-10

结肠炎咋就变成肠梗阻了?

        今年3月中旬以来,32岁的谭女士总是一阵阵腹痛,腹泻水样便后随即缓解,每天要这样反复好几次。谭女士平时爱吃烧烤,刚开始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休息几天还是不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胃肠镜显示结肠炎,给予调节肠道菌群、解痉等对症治疗后腹泻次数并没有减少,还出现了进食后呕吐的情况。当即谭女士决定和丈夫赶赴医疗经验更丰富的上海就诊。经病友推荐,2024.03.31来到了上海市同济医院消化科门诊。考虑到患者外地远赴上海求医,腹痛腹胀症状还在加重,当天消化科门诊医生宋医生立刻安排收住院。入院后的腹部平片,增强MR和增强CT提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小肠肠腔普遍扩张伴肠壁增厚、多发气液平,结直肠增厚、水肿,盆腔积液。

640.jpg

左图箭头——肠管壁水肿增厚,“靶环征”;右图箭头——肠系膜血管增厚、增多呈梳状排列,“梳齿征”


多科协作助力梗阻肠道变通畅

       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影像学资料,宋维平敏锐地感觉到患者肠梗阻无法用机械性肠梗阻解释,很可能是血管病变引起的血运性肠梗阻,如果时间拖得太长,肠壁一旦缺血坏死、穿孔,后果不堪设想。予以禁食、留置胃管、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同时检查自身抗体,结果提示包括狼疮标志性抗体在内的多个自身抗体异常。于是,宋维平决定请风湿免疫科会诊,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转专科治疗。

      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王璇再次详细追溯病史,了解到患者近期脱发较前明显,结合腹部影像确诊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upus mesenteric vascuitis,LMV)。治疗上给予激素联合丙球抗炎、环磷酰胺冲击,期间患者呕吐和腹泻症状仍有反复。风湿免疫科主任汤建平查房后认为,不全性肠梗阻急腹症起病的狼疮肠系膜血管炎少见,常规剂量激素疗效不佳,立即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激素冲击第五天复查腹部CT示肠壁水肿、小肠扩张积液均较前好转。患者的腹痛腹泻次数减少了,进食后未再出现恶心呕吐,顺利拔除胃管,近期已出院与家人团聚。


什么是狼疮肠系膜血管炎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得到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LMV是引起SLE急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其全球发病率约为0.2%~9.7%,LMV中有29%~65%的患者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LMV的临床表现和机械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腹膜炎等急腹症极相似且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故容易误诊。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如何治疗

       早期识别处理甚为重要,及早准确诊断并采取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避免肠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临床手术。急诊腹痛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增强CT提示特征性改变时,应该警惕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肠系膜血管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