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病案现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援崇队员完成当地首例腹腔镜经腹膈肌入路Siewert II型AEG根治术

2024-06-07

(本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阅读)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驻江西省崇义县人民医院医疗队长滕世峰医师近期成功完成了当地首例腹腔镜经腹膈肌入路Siewert II型AEG根治术,手术顺利,清扫彻底,患者恢复满意!

       患者为64岁男性,因“上腹不适4天”就诊于崇义县人民医院。住院检查发现患者胃底贲门处肿瘤,肿瘤周围胃小弯侧淋巴结弥漫肿大,融合成团,包绕胃左动脉。患者肿瘤局部晚期,滕世峰建议患者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再实施手术。

       经过4次新辅助治疗,患者感上腹不适症状明显减轻,复查发现胃体肿瘤明显退缩,可如期进行手术。但是手术方式的选择又面临难题:因肿瘤累犯食管下端,开放手术需要胸腹两个切口来实施手术,创伤太大,患者恢复很慢。腹腔镜手术食管不能显露很长,切缘问题不够确切,淋巴结清扫困难。怎么样才能减少手术创伤,且降低手术风险?滕世峰反复查看了患者的检查资料,最终决定采取经“腹膈肌入路”手术。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切开膈肌,这样既能够充分暴露食管,进行淋巴结清扫和吻合口缝合,也有利于术后康复。

微信截图_20240606093621.png

局部进展期胃癌,胃贲门癌,小弯侧淋巴结融合成团,包绕胃左动脉,行新辅助化疗4疗程后,肿瘤退缩,胃周围淋巴结减小


       手术如期进行,患者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恢复顺利。患者由衷地对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疗水平以及在同济医院专家帮扶下崇义县人民医院的医疗进步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图片3.png

清扫后的各级血管

 图片4.png

经腹纵隔切口周围的组织器官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也称微创胃癌手术)是目前胃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有效技术之一。胃癌治疗有着专门的指南和规约,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当前胃恶性肿瘤的特色医疗。微创手术技术在实践中更要体现出病人的“个体化”。

       在崇义县人民医院帮扶期间,滕世峰诊断了数位胃癌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他还把先进的治疗理念与当地医生进行交流:“外科医生进行肿瘤手术的目的在于完全切除肿瘤,但对于部分局部进展期或者晚期的肿瘤,盲目手术可能无益甚至有害”,所以必须进行个体化施治。外科医生的成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传承,更是理念上的进步。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援崇帮扶团队不仅在医疗技术能力上对崇义县人民医院提供了帮助,而且重视新技术、新理念的“传帮带”,争取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不断造福当地人民群众!

 


 医师介绍

 图片5.png

滕世峰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师从胡志前教授。从事普外临床及基础研究10年,在消化道肿瘤以及肛门部良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擅长小肛肠良性疾病诊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评估及“个体化”治疗经验丰富。目前受上海市卫健委及同济医院委派,进驻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对口支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