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关注】揭秘双眼皮手术:因人而异的美丽之道

2024-06-13

       双眼皮手术学名称“重睑术”,即通过手术方式使上眼睑在睁眼时形成重睑沟,增强眼睛的轮廓感,是当前大众普遍的审美偏好。据统计,近一半的亚洲人口都是单眼皮,这导致重睑术在我国成为最受欢迎的整形术之一。然而,要造就美丽的双眼睑并非易事,不同人的上眼睑条件各异,因此适合的手术术式也不尽相同,手术效果更是因人而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医师姜晴和邵玉婷带来相关介绍。


自然双眼睑的产生原理

       自然双眼皮形成主要是由于提上睑肌的腱膜发出的纤维与前方的眼轮匝肌、真皮有交错和粘连。当睁眼时,提上睑肌向上收缩,带动粘连的皮肤组织向内凹,形成双层的皮肤褶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双眼皮,具体解剖结构图如图1所示。如果提上睑肌的腱膜并未发出纤维与前方的肌肉、皮肤粘连,那在其收缩带动睑板向上运动时就不会使皮肤凹陷,也就不会产生双眼皮的效果。

图片1.png

图 1 双眼睑解剖结构示意图

(来源|Fauquier ENT)

图片2.png

图 2 单眼睑解剖结构示意图

(来源|Fauquier ENT)

眼睑内部“千人千面”

       人与人之间的上眼睑解剖状态存在较大差异,体现在上眼睑厚度、皮肤松弛程度、眼睑形态、脂肪填充量等,这些指标的不同将极大地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影响术后双眼睑的具体外观。不仅如此,同一人的左右眼睑不对称也是普遍情况。同济医院眼科主任毕燕龙教授等对1217名进行重睑术的中国年轻女性进行统计后指出,大多数人右侧上眼睑要比左侧厚。而大多数人很难接受术后不对称的双眼皮,因此毕燕龙教授建议手术时应仔细分析和严格把握患者双眼睑的差异性,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案,将术后差异最大化缩小,不断趋向术后的两眼对称。


重睑术分类知多少

(1)埋线法重睑术

简要方法:通过缝线将提上睑肌腱膜或睑板与上睑皮下组织缝合固定、产生人为粘连,以替代提肌纤维于上睑皮肤的附着作用,形成重睑。

 图片3.png

图 3 一种经典的埋线法重睑术示意图

(来源|Fauquier ENT)

适用人群及优缺点:优点是无需去除组织,造成的解剖改变较小,不易形成瘢痕,且具有可逆性;缺点是仅通过粘连固定,更容易松脱,所以仅适用于睑裂大、眼睑薄、上睑无臃肿、眼睑皮肤无明显松弛、上睑无明显下垂、无内眦赘皮的年轻人群。


(2)全切开法重睑术

简要方法:沿设计好的重睑线切开皮肤,根据患者上睑情况适量去除皮肤、眼轮匝肌、睑板前筋膜及眶隔脂肪,然后将皮肤及其浅层组织与睑板或上睑提肌腱膜缝合固定,使之产生粘连,形成重睑。作为最常用的重睑术式,改良方法很多,差异主要集中在缝合方式的变化。

 图片4.png

图 4 切开法重睑术:皮肤-眼轮匝肌-提肌腱膜-眼轮匝肌-皮肤缝合法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适用人群及优缺点:优点是几乎适用于所有眼睑类型的患者,不仅能形成稳定持久的重睑,还改善患者皮肤松弛、眼睑臃肿、眶隔脂肪肥厚、轻度上睑下垂、上睑内翻、倒睫等问题;缺点是相对创伤大,易形成瘢痕,对手术者要求较高。


(3)小切口法重睑术

简要方法:在重睑线上作一到数个2-3mm的小切口,通过小切口适当去除少量眼轮匝肌及脂肪组织,分离至睑板前,找到提上睑肌腱膜与睑板融合处,将切口上下唇皮肤及皮下组织与上睑提肌腱膜缝合固定,形成粘连,产生重睑效果。

适用人群及优缺点:适用于上睑皮肤无松弛,上睑不臃肿者,特别是本身已有重睑,但不太明显且要求加深重睑线者以及单侧单睑患者。优点是出血少,损伤相对较少,但由于视野受限,对术者要求更高。毕燕龙教授对85例单侧单眼皮患者进行个性化小切口法重睑术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美学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该术式对单侧单眼睑患者的适用性。


美丽因人而异,找寻自我的最优解

       眼睛的美丽因人而异,双眼皮、单眼皮各有特色。毕燕龙指出对于审美偏好为双眼皮的单眼皮人群,需要知晓这样的观点:每个人眼睑的解剖情况各异,适合采用的重睑术式也不相同,他人的术后效果不一定适用于你。应根据个人的上眼睑形态、厚度、松弛度等基础条件以及对手术效果的要求进行综合考量,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