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宇航员同款检查” , 你了解吗?
2024-07-05
“医生,我最近一运动心率就猛增,还能运动吗?”
“医生,我心脏血管装了支架,还能去旅游吗?我平时还能锻炼吗?”
“医生,我这样子可不可以参加马拉松啊?”
……
诸如此类的问题总能在心脏康复科门诊听到,别急,“宇航员同款检查”可为你解惑。这项神秘的检查 全称为“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早期应用于航天医学、高原医学等特种医学,如今拓展到临床,已成为一项常规检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康复治疗师查怡洁带着大家来了解这项检查。
试验为何重要?
美国心脏学会建议将心肺功能作为继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心肺功能和死亡风险显著负向关联,心肺功能越好,死亡风险越低。因此,借助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可精准评估肺脏、心脏的各项功能,发现隐匿风险,预防意外发生。
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认知误区,认为仅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即可,其实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同样重要。一项研究发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运动试验检出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特异度为100%,也就是说冠状动脉大血管虽没问题,但不代表着微血管功能无障碍,也可能因此出现心肌缺血或身体不适的情况。因此,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和冠脉造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同样重要。
试验过程
试验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测定静态肺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测定受试者的吸气能力、呼气能力以及呼吸肌能力。在这过程中,受试者需佩戴连接呼吸传感器的面罩,戴上它依旧可呼吸自如,体感比戴口罩更舒服。
第二部分是运动阶段,受试者佩戴面罩和12导联监护等,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测试方案。受试者需先平静休息3分钟,慢慢开始无负荷骑车3分钟,最后慢慢递增踏车阻力,在此期间,受试者需维持一定匀速的转速,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最大机体潜能,彻底了解身体水平。医生在此过程,将密切监测呼吸、 心电血压及其余参数,一旦有情况会立刻终止试验,一般20分钟就能完成。
适用人群与特点
运动健将、亚健康人群、肥胖人群,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脏术后恢复阶段、早期疾病筛查、呼吸系统疾病等人群通过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医生可了解患者体适能下降背后真正原因,运动中胸闷气促的原因;评判心肌缺血在运动中是否有所加剧,加剧时间出现在运动的哪个阶段;了解运动是否会诱发患者心律失常;观察运动中的血压升幅是否异常,从而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更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重获健康。
此文首发于上海大众卫生报2024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