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现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坎坷试管之路
2024-07-16
多囊做了试管,为什么还是会流产?
今年年初,满面愁容的张女士来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手里拿着一沓病历和化验单,接诊的主治医师李颖耐心询问了张女士求子的历程。原来张女士去年在当地医院做了试管,好不容易怀上了宝宝, B超显示“宫内妊娠”,但几天后突然出现阴道大出血,最终“难免流产”。张女士想不通——为什么试管怀上的宝宝,还是会自然流产?
详细追溯张女士既往的情况,原来她从小姑娘时月经就不规律,经量也时多时少,结婚后备孕两年还没怀上宝宝,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患有多囊,且卵泡生长偏慢,造影检查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于是先接受宫腹腔镜手术疏通了输卵管,术后继续备孕了两年仍未果,这才下定决心做了试管,然而流产的噩梦又让短暂的欣喜遁入黑暗。根据张女士的病史,李颖为夫妇进行了生育功能的再评估和流产相关内分泌代谢、生殖免疫学的全面筛查,结果回报提示:女方甲状腺功能减退、凝血指标异常、子宫动脉阻力偏高、子宫内膜增厚合并月经量减少、叶酸代谢能力低下,男方的精子畸形率偏高。
多学科联手,为试管宝宝圆梦保驾护航
明确张女士前次流产的病因后,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王炎秋组织了多学科会诊(MDT),涵盖了生殖医学中心、内分泌代谢科、风湿免疫科、妇产科,综合考虑患者为:盆腔输卵管因素、排卵障碍、男方因素导致的不孕症,合并甲减和免疫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宫腔结构和内膜容受性问题,以上因素共同影响胚胎着床和妊娠维持,MDT组为张女士制定了以下方案:
首先采取两步走的方案:即先准备胚胎,随后调整内膜进行冻胚移植助孕;
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改善甲减;
移植前进行宫腔镜手术,处理宫腔息肉、粘连等病变,佐以药物修复内膜;
补充活性叶酸,调节凝血、免疫功能;
孕后继续多学科携手动态监测母胎各项指标,为试管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张女士收获了10枚宝贵的囊胚,宫腔镜手术成功处理了内膜问题,内分泌、免疫和血凝功得到改善,极大改善了子宫内膜容受性,最终在种植窗口期移植入两枚囊胚,喜获双胎妊娠,其中一胎在孕8周时自然减胎。目前张女士已闯过了早孕的重重关卡,在多学科协作呵护下,宝宝目前发育良好,继续在同济医院妇产科产检随访中。
多囊卵巢对生育有怎样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以卵巢多囊改变、排卵障碍和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或生化表现为特征,全球约有6%-21%的女性患病。PCOS患者常受代谢紊乱、月经不调、多毛和不孕困扰,其中对生育影响主要由稀发排卵、黄体生成素峰前移所致卵母细胞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而妊娠困难。大部分PCOS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合理运动减重及药物治疗后可以自然受孕,约有15%的PCOS患者需要试管助孕。PCOS患者妊娠后并发症和产科风险较高,子代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增加。
多囊患者易发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临床研究发现,PCOS患者早期和晚期流产率均增加。早期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子宫内膜受损相关,晚期流产常与胎盘功能、子宫异常等有关。PCOS患者卵泡微环境异常阻碍了卵泡发育和成熟,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另一方面母体内环境和免疫平衡紊乱干扰胚胎正常着床。部分PCOS患者合并高雄激素血症、糖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机体较高的炎症反应均可能损害胎盘、子宫功能。因此,共同导致PCOS患者妊娠结局不佳。
多囊患者如何怀得上保得住?
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明确PCOS诊断后,应调整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控糖、低脂饮食、合理运动;随后,积极监测排卵,或促排卵试孕3-6个月。对于无自发性排卵,且药物促排卵无效患者,或合其它不孕病因,应尽早试管婴儿助孕。试管婴儿是改善PCOS患者活产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需依据患者病因、既往诊疗经过、经济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助孕方案,并特别关注男方精子质量。反复种植失败或有妊娠丢失、复发性流产史患者,需警惕免疫系统、凝血功能和代谢异常,适时进行免疫治疗保胎。PCOS患者孕期母儿并发症风险高,应对患者全生命周期包括孕前、孕期、产前、分娩期及产后各阶段均予以重视。
因此,PCOS患者管理是全方位多维度的,需多学科协同制定策略,共同守护“多囊”孕妈和宝宝健康,为母、胎平安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