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资讯

【病案现场】当被遗忘的眼内硅油成为“定时炸弹”——谈一谈眼内硅油引起的并发症

2025-03-18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再次接诊了一个有关硅油并发症的案例。66岁的赵阿姨(化名)因右眼持续疼痛、视力完全丧失就诊,被诊断为“右眼继发性青光眼、硅油眼”。追溯病史,四年前她因右眼“视网膜脱离”于外院接受了“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然而,当时赵阿姨就诊的医生未明确告知取出硅油时间。四年间,赵阿姨虽按时复诊,但接诊医生并未留意硅油状态,最终因硅油长期滞留引发不可逆的并发症,右眼彻底失明。同济医院眼科团队经过谨慎评估后为赵阿姨实行了“右眼硅油取出+青光眼阀门植入术”,术后赵阿姨的眼压终于稳定在15mmHg左右,视力也有所提高,能够到达0.01。


硅油概述

硅油作为玻璃体腔填充物,广泛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它能像"顶梁柱"一样顶压视网膜、促进复位。但作为暂时性填充材料,国际指南明确建议在术后3-6个月内取出硅油,长期滞留眼内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威胁视力。

17418350593785.png

硅油相关并发症

临床中,不少患者错失硅油的最佳取出时间,使得“小麻烦”变成“大麻烦”。一旦硅油在眼内存留的时间过长,硅油将会发生变质——乳化。硅油一但乳化,会在眼中形成大量的微小硅油滴,比正常硅油更难清理干净,并且还具有强迁移性,较非乳化的硅油小滴危害更大。残留的硅油小滴们像一个个栓子,游到哪里,堵塞到哪里。当堆积到房角,会导致继发青光眼,当接触晶状体,会引起白内障,还可能损伤角膜和视网膜。

(1)眼压升高与青光眼

乳化硅油小滴可能迁移并堵塞房角(眼内排水系统引流口),导致眼压急剧升高。患者可能出现眼睛胀痛、头痛、恶心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会损伤视神经,引发继发性青光眼。

17418350769463.jpg

乳化硅油迁移至前房引发青光眼

(2)加速白内障形成

硅油与晶状体长期接触会阻碍其代谢,导致晶状体混浊。患者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后期需通过白内障手术恢复视力。据统计,硅油填充6个月以上的患者,白内障发生率高达80%。

(3)角膜变性,从浑浊到失代偿

乳化硅油接触角膜会干扰水分和代谢物质交换,引发钙盐沉积,形成带状角膜变性。早期症状包括畏光、异物感,晚期出现角膜浑浊,严重者需角膜移植挽救视力。

(4)感染与迟发性眼内炎

手术创伤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眼内炎。典型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骤降,需紧急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干预。

(5)视网膜毒性损伤

硅油长期接触视网膜可能导致外丛状层变薄、细胞突触减少,这种毒性作用与填充时间呈正相关,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视野缺损,最终影响视力恢复。 

(6)眼外迁移

若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乳化硅油可迁移至结膜下形成透明小泡,伴随持续性异物感及炎症反应。

17418350989626.png

结膜下乳化硅油


临床警示: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1. 严格把控硅油取出时机

硅油仅是手术中的“临时帮手” ,并非一劳永逸,超期使用会变成“视力杀手”,需在视网膜稳定后(通常3-6个月)及时取出。若超期滞留,并发症风险倍增。


2. 术后每月定期复诊,如有不适立即就医

眼压升高:眼睛胀痛、头痛

白内障进展:视物模糊、色彩辨识度下降

角膜损伤:畏光、流泪、持续性刺痛

感染征兆:眼红、分泌物增多、视力急剧下降

如术后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诊。


专家提醒

硅油是视网膜手术的重要“临时顶梁柱”,但绝非永久性填充物,需要遵循医嘱大部分病例需在3-6个月的最佳时间窗内取出,也有少部分案例需更长期的植入。硅油填充术后的视力恢复,是一场需要医患共同参与的“长期战役”,要像管理慢性病一样管理眼健康。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手术台上的精准操作,更离不开术后管理的精细化与医患协作的紧密性。重视术后维护,才能最大程度巩固手术效果,共同守护术后视力健康。